- 登入
- 註冊

【114 學測英文陪伴式課程】 – 重考生的成功心法,作文竟然大退步4分?

參加114學測英文陪伴課程的前身,Ryan 的學員訪談
【學員回饋看膩了吧,來個不同的推薦吧!】
Ryan,在114學測數學、自然都拿到滿級分
是一位重考生,也是我高中同學的弟弟
先強調,這不是業配
我沒給他費用、折扣,或讓他免費參加課程
比較特別的是,他不是參加我的陪伴式課程,
而是在準備113學測時,曾上過我的直播課
後來,他選擇去加入重考班,
我也不想過度打擾他,
後來在學測放榜後,
我們才一起錄了這段訪談影片。
先說,Ryan 應屆和重考的學測成績,
都是14級分,但作文卻整整退步4分,
當然,我並沒有要藉此「踩一捧一」
而是透過這次訪談一起「找出原因」
從結果來看,Ryan的重考也很成功,
我也請Ryan分享數學、自然的備考方法,
之前,都是分享學員考好的案例,
現在,來聽聽看大神Ryan,
怎麼看待經過一年優化後的課程設計,
以及他重考的心得
相信會給大家不同的觀點&想法~
歡迎來看影片,有點長,但我都幫大家標記好時間軸了!
114學測英文陪伴式課程 – 學員背景
[就讀高中]:高雄中學
[114學測成績]:學測14級分、作文13、翻譯5.75
[113學測成績]:學測14級分、作文17、翻譯5.25
[參加課程]:113學測直播課程 (114陪伴式課程前身)
114學測英文陪伴式課程 – 影片重要時間軸
【學習經歷分享】
00:00-02:35 Ryan 自我介紹(求學背景、成績討論)、直播課迭代成陪跑課過程
02:35-05:25 討論作文成績重考後退步的原因(推測為離題)
–
【學習經歷、個案討論 – 作文】
05:25-14:40 課程和坊間補習班、重考班三方的差異交流
08:35-12:25 討論學測英文作文模板、萬用公式的使用
14:40-20:35 總結時又跑去討論作文模板、教學&學習經驗交流
20:35-23:00 陪伴式課程客製化教學案例分享 (精華22:10-22:40)
–
【學習&教學經驗交流 – 閱讀】
23:00-27:35 閱讀解題公式化的重要性、談之前的老師容易忽視閱讀重要性
27:35-28:50 補習班 & 陪伴式課程閱讀教學方法差異
–
【這堂課程只適合程度好的學生嗎?】
28:50-30:45 這堂課只適合程度好的學生嗎?
30:45-32:55 後標 ▶︎ 均標學員成功個案分享
32:55-34:40 學習是走樓梯不是搭電梯😂 – 學習沒有捷徑
–
【陪伴式課程兩大特色服務交流】
34:40-37:40 Ryan看不限次數作文批改、一對一Meeting 的服務
37:40-42:50 談作文分數標準的拿捏、單一老師批改的好處
42:50-47:10 遇到問題有課程可以看,不會只有講解而已
–
【Ryan 個人成長分享 & 問題討論】
47:10-52:20 從去年7月到今年1月的學習&心態成長
52:20-54:00 老師總結 Ryan 的問題 & 分享課程的公式化解題教學
54:00-56:20 強調「單字」、「策略」的重要性
56:20-59:20 重考班學習經歷分享 ▶︎ 目標導向的重要性
–
【Ryan 數學A & 自然滿級分讀書經歷】
59:20-59:30 【數學科】學習經驗分享
1:02:15-1:03:25 【數學科】8-10級分同學該如何進步 ▶︎ 熟悉數學公式 & 原理
1:03:25-1:06:30 【數學科】學習舉例說明
1:06:30-1:09:50 【數學科】學習方法總結
1:09:50-1:12:05 一開始的目標設定,對於準備考試穩定發揮的重要性
1:12:05-1:15:10 【自然科】各科學習經驗分享
1:15:10-1:18:15 【自然科】學習方法總結 & 小討論
1:18:15-1:19:14 結語
【高中同學的弟弟,陪伴了兩年的學習旅程】
Ryan 是我高中同學的弟弟,認識他其實已經超久了,從他高中的時候就有來參加過我開的課程。
那時候是他哥哥推薦我給他的,沒想到一晃眼,我們已經一起走過了兩年的學測準備旅程。
他自己也有在大補習班、重考班上過課,所以這支影片其實也非常適合——正在考慮要不要去重考班、或是正在大補習班努力的你,來看看他一路走來的經驗和心得。
但我想很重要的一點要說清楚:
這支影片絕對不是為了貶低重考班或大補習班!
相反地,我自己以前也上過這些地方的課,我真心覺得我當年在那裡也學到很多、收穫不少。
所以,這裡沒有比較、也沒有對錯,只有適不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方式。
事實上,在我們去年的 114 陪伴式課程裡,其實有三成的學員是重考生,有同學也是同步加入重考班以及這堂陪伴式課程的。
很多人都曾經在不同的學習環境裡努力過,而Ryan就是其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。他走過那條路,知道大補習班能給什麼、也知道自己在哪個環境下能學得更好。
這次的訪談比較像是我們一起回顧過去這兩年準備學測英文的過程,也討論怎麼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步調。Ryan 也超大方地分享了他在數學、自然這些科目的準備經驗,如果你是自然組或重考生,這支影片真的很值得一看。
我覺得最感動的是,看到一個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、不輕易放棄,最後走出自己的節奏,這不只是考試的事,更是人生選擇的樣子。